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宝付支付被罚377万合规整改仍在路上!此前被曝为高利贷提供通道

支付曝光台 2025-11-2 19:08 180人围观 支付生态

# 支付生态
前言:支付通道非"法外之地",合规才是生命线。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支付机构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根据10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付 ...

宝付支付被罚377万合规整改仍在路上!此前被曝为高利贷提供通道

前言:支付通道非"法外之地",合规才是生命线。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支付机构必须坚守的生命线。

根据10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付支付”)因违反商户管理、清算管理、账户管理等3项规定,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13万元,并处罚款377万元。


宝付支付被罚377万合规整改仍在路上!此前被曝为高利贷提供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曾被媒体曝光为300%高利贷提供支付通道及存在乱扣费问题引发大量投诉。结合此次罚单违规原因,侧面验证了其长期以来存在的合规问题与为非法商户提供支付通道的乱象。

深度剖析宝付支付三项违规背后

可以说,商户管理、清算管理、账户管理这三项是持牌支付机构最核心的领域。此次宝付支付三项核心同步失守,暴露出其风险内控的系统性漏洞。

商户管理是业务源头,准入审核的松弛意味着为非法交易敞开了大门;清算管理是中枢环节,其紊乱直接威胁支付体系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账户管理则是安全底线,关乎客户资金的最终保障。

这三者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薄弱都将侵蚀整个业务的合规根基。监管对此的并处罚款,清晰表明其“全链条、穿透式”的监管理念。支付机构若不能将合规意识内化于业务全流程,而仅作表面文章,必将在此番强监管浪潮中面临生存考验。合规不再是成本,而是生命线。

01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支付风控的第一道防线失守

商户管理是支付机构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根据《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应当严格审核商户资质,了解其经营状况、业务背景和风险状况。宝付支付在此环节的违规,可能反映出以下问题:

1、商户实名制落实不到位:未能有效核实商户真实身份和经营资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2、业务真实性审核缺失:对商户实际经营内容审核流于形式,可能被利贷等非法业务提供了便利机会。

02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支付体系稳定性的重大威胁

清算管理是支付业务的核心环节,关系到整个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运行。不规范可能危及支付系统安全稳定:

1、信息流与资金流不匹配:未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影响监管追溯;2、清算时效性不达标:可能存在延迟清算、挪用结算资金等情况;3、清算数据报送不及时:影响监管部门对市场整体风险的判断和预警;4、风险隐患:此类违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破坏支付市场的正常秩序,甚至影响金融稳定。

03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客户资金安全的直接威胁

核心问题在于账户管理混乱,客户备付金安全存隐患,账户管理直接关系到客户资金安全,具体违规可能涉及:

1、账户开立不规范:为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开立支付账户;2、账户使用监控缺失:未能及时发现账户异常使用情况;3、客户资金保管不当:可能涉及备付金存管不合规等问题。

重点:确保客户资金安全,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这是监管的底线要求。

历史罚单屡见不鲜,合规漏洞可能长期存在

这已是宝付支付近年来收到的第四张公开罚单,反映出其合规管理存在系统性问题,根据公开信息近年来宝付支付曾央行处罚2次,外汇局处罚1次。具体如下:

2021年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因以下问题处以58万元罚款,具体违规原因:1、未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可追溯和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2、未按规定设置收单银行结算账户;3、为不得开立支付账户的机构开立账户。

2021年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因反洗钱漏洞处以305万元罚款,

具体违规原因:1、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2、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3、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4、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

2022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因外汇业务违规处以212.86万元罚款,具体违规原因:1、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2、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3、未按规定报送大额客户交易情况。

从交易一致性、反洗钱到跨境外汇业务,宝付支付在多个核心业务环节屡次违规,此次再因商户管理、清算等问题受罚,显示其合规整改并未到位。

宝付名称整改滞后,合规意识令人担忧

在行业整体向合规靠拢的大背景下,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个名称却显得格外显眼。截至发稿,该公司名称中仍未包含"支付"字样。

自2023年发布的到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在名称中标明"支付"字样。这一要求旨在强化支付机构的市场辨识度,明确其业务属性,保护消费者权益。央行给予支付机构充足的过渡期进行整改,截至发稿行业响应积极,而未见宝付支付的整改进程。

根据央行官网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截止2025年10月31日),已有包括阿里系支付宝、抖音系抖音支付、华为系花瓣支付等超过50家支付机构完成名称变更的报备申请。

这一轮更名潮涵盖了从行业巨头到地方性支付机构的各个层面,显示出整个行业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

为非法商户提供支付接口与恶意扣款引发大量投诉

本次罚单虽未直接点明违规具体情形,但结合此前媒体报道和消费者投诉,宝付支付在为网贷平台提供支付服务过程中存在严重风控缺失,甚至成为高利贷平台实施"恶意扣款"的帮凶。

据《消费日报》8月28日刊发的《宝付支付为300%高利贷提供通道,"乱扣钱"引发上万投诉》一文披露,宝付支付曾为"雪来用""易花花""鹿优选"等多家网贷平台提供支付通道。这些平台被指存在年化利率高达300%的高利贷行为,并通过宝付支付的扣款接口实施"恶意扣款"

消费者投诉情况严重:在央广网啄木鸟投诉,新浪黑猫投诉、消费保投诉平台,涉及宝付支付的投诉量已超过万条。多数投诉者反映,在未主动申请贷款或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资金通过宝付支付通道被莫名划扣。有投诉者表示:"只是在某个网贷平台注册了账号,并未借款,却被连续扣款299元";还有消费者投诉"易花花平台通过宝付支付在半夜进行扣款,完全不知情"。

权威媒体曾持续曝光:除《消费日报》外,多家权威媒体也曾报道宝付支付的违规问题。《中国经营报》早年曾披露宝付支付为"714高炮"平台提供支付服务;《国际金融报》早年则报道其因涉嫌为非法交易平台提供支付通道被调查。

这些报道均指向同一问题:宝付支付对合作商户的审核形同虚设,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便利。

支付机构作为资金流转的"管道",本应承担起对合作商户的准入审核和持续监控责任。然而,宝付支付未能有效识别并中止与涉嫌违规平台的合作,反而为其提供支付接口,客观上助长了"恶意扣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曾挂牌新三板,关联漫道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8亿元,为漫道科技全资子公司。公司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终止挂牌。其母公司漫道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支付、金融科技等领域。

宝付支付作为持牌支付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内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原互联网支付)。其关联企业众多,业务布局广泛,但也因此面临更复杂的合规管理挑战。在强监管背景下,如何平衡业务拓展与合规风控,是其必须直面的课题。

结语:支付通道非"法外之地",合规才是生命线。宝付支付此次被罚,是监管层对支付行业乱象的再次亮剑。从反洗钱到商户管理,从外汇业务到清算结算,监管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要求日益精细化。支付机构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彻底摒弃"重业务、轻合规"的发展模式,真正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

对于行业而言,唯有建立全链条、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审核合作商户资质,加强资金流向监控,才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在合规框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支付机构必须坚守的生命线。

声明:罚单信息来源于央行上海官网,本账号主体为自媒体,非新闻机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