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7.1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于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银消金”)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65万元人民币罚款。同时,时任公司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张洋、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郑翔翔也因相关责任被监管局给予警告处分。 #01聚焦违规点解读此次罚单直指宁银消金在核心业务环节存在的多重缺陷,其中与助贷(合作业务)相关的管理漏洞尤为突出。根据处罚信息公开表,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 1、客户授信额度管控不到位。解读:未能有效管理客户的信用额度,存在风险敞口。 2、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解读:风控审核不严,导致贷款流向资质不达标的客户。 3、合作业务管理未尽职。解读:核心助贷违规,对与第三方合作机构开展的联合贷款等合作业务,未能履行充分的管理职责,存在风险管控缺失。 4、数据质量存在缺陷。解读:内部数据治理不完善,影响风险判断和决策。 5、关联交易管理不审慎。解读:在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程序或风险评估不到位。 #02资本动作,拟发10亿ABS在收到罚单的同时,宁银消金也展现了其强劲的业务扩张态势。公司近日发布公告,计划发行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券(ABS),基础发行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公告明确表示,此次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日常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以及符合监管规定的其他合规用途。此举被视为公司在快速扩张中寻求稳定资金支持的重要举措。 #03宁波银行旗下,业绩资产三年激增宁银消金是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由宁波银行控股。近年来,公司发展势头迅猛,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资产规模三级跳:从2022年末的78.15亿元,飙升至2023年末的453.41亿元,并在2024年末进一步达到598.15亿元。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至2024年,营业利润从0.25亿元跃升至4.1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0.26亿元增长至3.03亿元。 业务渠道多元化:根据联合资信发布的评级报告,宁银消金已形成线下自营、线上自营和线上联营三大业务渠道。截至2024年末: 线上联营业务(即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余额299.89亿元,占比高达69.70%,是其最主要的业务模式。线下自营业务余额150.26亿元,占比25.45%。线上自营业务余额28.61亿元,占比4.85%。 总结:本次罚单揭示了宁银消金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合作业务(助贷)管理、风险内控及数据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监管的处罚是对其合规经营的警示。 然而,公司同时计划发行10亿ABS以及其展现出的惊人资产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又凸显了其市场活力和扩张野心。未来,如何在业务快速扩张与合规审慎经营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宁银消金面临的关键挑战。作为宁波银行旗下的重要消费金融平台,其后续发展动向值得市场关注。 注:本账号主体为自媒体,数据来源于国家金融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以及其他渠道公开纰漏。 |
今日(11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浙江网商...
摘要:“分期商城”模式为何成为投诉新热点?监管利剑下,高息贷款换上新马甲,进而引...
今日(11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浙江网商...
今日(11.20),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
近日(11.14),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2025年第6 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
2024年5月,重庆市发布全国首个小贷行业消保指引,开创了地方金融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
长期逾期资产正被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集中摆上货架,负债人解决历史债务的窗...
上海八部门联合出台新规,剑指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索赔行为,旨在营造更...